事半功倍:聖三一英格蘭教會小學的電子教學實踐之道

隨着電子學習熱潮的興起,電子工具在教學上的應用越發普及。位於英國倫敦哈克尼區的聖三一英格蘭教會小學(Holy Trinity CofE Primary School)早着先機,早於2010年已開始將智能裝置應用到學與教。該校校長Catherine Thomas女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電子教學之旅,並剖析當中的策略和實踐過程。

聖三一英格蘭教會小學已實施全面化的電子教學。
善用科技 提升學與教效能

當地政府為評估科技對學與教的影響,設立電子教學先導計劃,受邀參與的聖三一英格蘭教會小學亦因此開始推行電子教學。由於計劃取得豐碩成果,教學團隊深受啟發,進一步將科技融入學與教,以提升學與教效能。現時,學校已實施全面化的電子教學,教師和學生均於日常課堂中使用智能裝置,輔助學與教。

Catherine指出:「科技改變了教師的角色,教師由向學生灌輸知識,變成帶動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這種改變不但讓學生更積極投入學習,同時鼓勵他們自主探索,獲取不同的知識和技能。」

裝備學生邁向未來

科技為學生締造新的學習機會,讓他們透過製作屬於自己的學習內容,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之餘,亦培養未來技能及思維,為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Catherine強調,科技讓學生及教師隨時隨地分享知識和想法,促進彼此間的協作。當教學資源能夠於互聯網存取,學與教便不會被局限於教室,例如教師能夠透過螢幕錄影功能,錄製數學解題步驟,然後儲存到網上學習平台,讓學生能夠於家中觀看錄像自學。另一方面,學生能夠於網上發問,教師亦能即時回應,促進師生互動。

學生利用智能裝置製作電影,體驗電影製作人的工作。
聖三一英格蘭教會小學校長Catherine Thomas女士
提升教師的數碼素養

Catherine表示,幼童普遍樂於應對挑戰及嘗試新事物,反而成年人會受傳統觀念影響而變得因循守舊,或會阻延幼童學習。由於教師在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中擔任重要角色,因此學校十分重視教職員的培訓及持續發展,以確保他們有足夠的數碼素養及能力,帶領學生探索數碼世界。

「我們會為每位教師提供一部iPad及MacBook Air作教學之用,並會為他們就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應用程式作培訓,以及舉辦恆常的專業發展活動;我們亦會鼓勵教師進行校外培訓,獲取資歷認證。」Catherine續道,學校注重教師間的同儕協作及互相學習,透過舉辦早餐會,讓教師聚首一堂交換想法和經驗。即使是一些日常接觸,例如在影印機前碰面,他們都樂於分享課堂教學經歷,互相啟發。這種協作文化,成功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現時,該校教師均能順暢及有效地實行電子教學。即使他們遇上困難和挑戰,有豐富電子教學經驗並獲認證的Catherine也能給予適當的支援。此外,校內及社區的電子學習社群已趨成熟,讓教師能夠互相幫助,一同尋找解決方法。

聖三一英格蘭教會小學的電子教學極具彈性,由於教師具有良好的數碼素養,該校實行教學自主,讓教師自行決定如何將科技融入學與教,使用甚麼應用程式,甚至考慮甚麼課題應該以傳統方法教授。Catherine說:「我們為教師提供必要的工具,然後讓他們自主教學,唯一的前提是要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

創建可持續的科技教學環境

學校於2016年搬至現址,為了在新校舍裝備全面的電子教學基建及設備,該校在資源的分配上花了許多工夫。

由於學校當時從兩間不同的公司購買服務,而他們各自提供的系統及設備並不能互相兼容,導致學校需要花額外時間和人手進行溝通以及解難,Catherine認為,「若學校能夠指定一間公司提供服務,情況會更理想,因為他們會對整個項目瞭如指掌,從而能夠令項目中的各個部分更統一,運作自然更順暢。」

此外,該校並沒有聘請駐校技術人員,大大減低電子教學成本。Catherine解釋學校大部分資源儲存於網上伺服器,而日常教學亦重點依賴網上應用程式及學習管理平台,加上Catherine是獲認證的Apple傑出教育工作者,具有足夠能力去應對與電子教學相關的問題。她補充:「由於學校有完善的初始設置,我們並沒有很多相關問題需要處理,即使有時候需要協助,也隨時能夠向服務供應商尋求支援,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

學生透過智能裝置設計衣服。
學生與Apple行政總裁Tim Cook先生會面,示範編程技巧及交流心得。
教師透過將科技融入學與教,讓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