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与创业支援 助学生尽展所长贡献社会

学业对学生来说固然重要,但要达至全人发展,除了学术知识和技能外,培养同理心、学会关心社会也是重要的元素。为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提升竞争力,香港都会大学一直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学生事务处学生事务长温滴霖女士以及产业伙伴及职业发展主管陈加岗先生,与我们分享该校如何透过服务学习及创业支援,培养学生成为「全才」。

香港都会大学(都大)的学生事务处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体验,协助他们装备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当中的服务学习及创业支援,除了让学生实践所学,亦希望他们在过程中培养共通能力,建立同理心,以及培育主动了解和回馈社会的思维。

服务学习:活用所学 造福社会

「服务学习」结合社会服务和学科知识,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设计服务学习计划。该计划希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进行自我反思,达致全人发展。

由于都大学科范畴广泛,来自不同主修科目的学生能一起进行跨学科服务学习活动。因此,「服务学习」历程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为服务对象提供援助,有效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温女士说:「计划成功令学生真正走进社区,直接了解不同群体的确切需要,从中建立同理心,并伸出援手。」

香港都会大学学生事务处学生事务长温泣滴霖女士(右)及产业伙伴及职业发展主管陈加岗先生(左)

早前,30名都大学生参与了由大学与扶康会合办「香港最佳老友‧Art to Heart – 智障人士艺术同行计划」。透过与智障人士在不同活动的交流,参与学生了解到智障人士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稍逊,所以他们并不擅于表达想法和感受。学生于是想到举办艺术活动,鼓励智障人士透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发挥才华和艺术潜能,从而建立自信和扩阔社交圈子。另外,学生事务处亦设「生命教育大使培训计划」,透过不同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及训练,包括模拟临终体验、长者沟通技巧工作坊、摄影及长者化妆工作坊等,让学生有机会去反思生死,同时提升与长者沟通的技巧及策划活动等能力,为计划的长者探访及摄影活动作准备。在进行探访活动时,学生为长者设计了不同的康乐及社交活动,更为他们化妆及拍摄照片,留下美好回忆。计划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与长者交流,学习不同的人生道理,引发对生命的反思。

荟创点:发挥创意 实现理想

大学在2017年推出「荟创点」创新创意计划,让学生透过平台发挥创意,并运用课堂所学,实践创新意念。大学为参与计划的学生举办不同的体验活动,让他们有系统地了解社区的需要,并与不同的企业家交流,更邀请创业导师个别指导学生,整固他们的创意方案。

参与计划的学生会获得每个项目港币5,000元的资助,以制作最小可行性产品(Most Viable Product – MVP),包括原型设计和市场测试,以验证他们的想法。获计划审批的方案更可获港币10万元执行资金以及一系列跨界别支援,将创意点子实践至社会,创造社会价值与影响力。过去数年,计划成功协助学生设计出创新产品,回应社会不同人士的需要,例如帮助儿童向成人表达情绪的卡牌,以及自由工作者网上配对及聘用平台等。近年,乐龄科技也是学生积极探索及发展的方向。

学生事务处产业伙伴及职业发展主管陈加岗先生表示,学生启动项目后,大学会协助他们扩大业务规模及持续发展,例如为学生寻找导师、资源,以及拓展业务网络。此外,大学亦积极鼓励校友分享经验及人脉,帮助在校学生达到目标。 「学生最后不一定要成为企业家,但当中的经历定能提升他们的共通能力,包括创造、解难、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

凝聚校友力量 支援学生发展

大学致力培育未来人才,当然希望毕业生能够回馈母校,支持其教学发展。温女士指出,学校会透过不同的方式,加强校友对在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方面的支援,例如大学于2001年成立香港都会大学校友奖学基金,透过校友捐助,向成绩优异及有经济需要的同学提供奖、助学金,从而鼓励和帮助他们;大学亦会与校友会㩦手合办校友活动,让历届毕业生聚首一堂,互相交流。邀请校友会成员出席不同活动与在校学生分享经验,并为他们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