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 装备学生迎接未来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AI)等科技的高速发展,创新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要支援下一代应对未来挑战,创科在教育的角色越趋重要。为推动创新科技教育普及化,教育局早前宣布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内容以中大赛马会「智」为未来计划(下称计划)的教材为本,旨在协助教师将创科元素融入学校课程。作为计划其中一间参与学校,青年会书院一直致力将AI教育引入课程,透过善用计划的教学资源协助学生掌握AI概念,装备他们迎接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由教材至培训 全面支援校内 AI 课程

中大赛马会「智」为未来计划旨在为香港中学创建新的AI课程、可持续的AI教育模式及支援框架,以促进相关的AI教育生态发展。计划为参与学校提供整套AI课程,以及网上学习平台及教学工具,当中包含互动实验及混合式学习资源,支援教师课堂教学。

青年会书院科技组主任梁俊杰老师表示:「有了计划的协助,教师能快速地掌握教学内容,节省备课时间,继而能把注意力集中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交流。」在早前的一个计划分享会中,青年会书院科技组助理教育主任彭钰仪老师分享了他们如何善用AI课程教学,「教材为我们提供很多新闻时事及日常生活例子作切入点,让学生了解AI与生活的密切连系,继而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们再解释背后的理论,让学生印象深刻。」

她举例说,在教授学生自动语音识别时,他们搜寻了一些有趣的说话录音让学生聆听,当中说话者的性别、方言及语调均不相同,接着教师会让学生思考AI在自动语音识别方面的角色和作用,最后才跟学生解释相关理论。

青年会书院科技组主任梁俊杰老师(右)及助理教育主任彭钰仪老师(左)
青年会书院人工智能课堂实况。

《香港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课程—教学资源套》专为初中学生而建,内容环绕教学框架五大元素,包括:「意识」、「知识」、「互动」、「能力强化」和「伦理及影响」,涵盖理论、实践及伦理的部分。包含以下12个章节:

•人工智能介绍
• 人工智能基础
• 看
• 听
• 说
• 阅读
• 人工智能推理
• 仿真
• 思考与创作
• 人工智能的社会裨益、影响和挑战
• 人工智能与伦理
• 人工智能及未来工作

除了教材,计划亦透过AI教学增值工作坊、教学认证计划及师友计划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彭老师认为计划的教师活动有效协助她掌握AI学与教,「由先导及领袖学校主持的示范课让我以学生角度亲身体验AI课堂,并从中了解如何能够有效地教授AI知识。」她续道,计划亦举办了很多分享活动,教师能从中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甚至共享教材,为学界建立AI教育生态圈。

道德与伦理 AI 教育必须重视

近年有关使用AI涉及的伦理道德议题引起广泛讨论,梁老师表示,AI是工具,应用与否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用AI,例如我们有没有负责任地收集和运用数据,包括尊重和保护私隐;当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不似预期时,我们应如何应对?

为回应对道德与伦理方面的关注,课程的内容亦会聚焦AI所涉的伦理范畴,期望向学生灌输包括透明度、公平与正义、裨益、责任及私隐权五个AI伦理原则。课程亦鼓励教师透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回应。梁老师常与学生在课堂中探讨AI相关的道德与伦理问题,有一次他引用课程内容让学生思考:若自动驾驶汽车因人工智能出错而导致意外,究竟是谁要负上责任?梁老师乐见学生讨论气氛热烈,他们各有不同的观点,体现批判思维。他认为这种反思及交流非常重要,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探索正确使用AI技术的方法。

AI 教育助学生未来发展

梁老师表示,社会发展急速,现时AI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未来将有更多工作与AI息息相关。若学校能够为学生奠定基础,当他们日后踏入社会,便能顺利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彭老师表示,现时校内的AI课程已延伸至高中,为学生提供更高阶的AI知识及技能培训,并为有意投身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学生装备好自己,把握升学及就业机会。

学生透过计划提供的智能车教材套学习编程。